小程序运营,如何有效把握良好的生态体系建设?—
1075在自然界中,犀牛与犀牛鸟是广为大家熟知的“互利共生”案例,而在互联网中,小程序与开发者也形成了相似的互利共生关系。本文就从小程序开发者的角度,聊聊如何拥抱小程序平台生态。 在自然界,有一种关系叫做“互利共生”,这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,彼此有利...
查看全文全站搜索
有一位消费者,他一年买 10 件东西,2 件在我这里买,8 件在别人那买。
我当然想他能在我这儿买更多东西,怎么办?
降价行吗?如果降了价,他还是只买那 2 件,那不就亏大了吗?
于是,聪明的商家想出来一个办法:那这样吧,我们俩签个协议,只要答应在我这买 8 件,我就保证只赚你 3 件的利润。
这个契约就是会员制,客户承诺用“大量”换取“低价”,商家用“优惠”换取“复购”。
在商业世界中,常见的会员制有两种模式,做法是“设置进入门槛”和“提高逃离成本”。
Costco 的会员机制,属于前者。
要想成为 Costco 的客户,必须“先”支付一笔会员费,也就是说,他设置了一个进入的门槛。
为了保证你会执行协议,你给我交点会员费吧。
交了这笔钱(沉没成本),你下次再去别人那买,就会觉得亏了。
最后,商家多赚,客户多省,双赢。
那谁少赚了?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。
所以,如果你是市场上的第 2 名,最适合设置类似 Costco 的会员制。
假设,客户买 10 件东西,7 件从第 1 名那里买,3 件从第 2 名那里买。
这时,第 1 名当然就没有动力,用低价去换取大量。
但第 2 名本来只赚 2 件的利润,现在多了一个选项:愿不愿意让客户用 8 件的大量,换取 3 件利润的低价。
第 2 名的商家当然不会拒绝,他和客户都赚了,吃亏的是第 1 名——少赚了 5 件的利润。
会员制,是第 2 名的神器,比如 Costco 之于 Walmart(沃尔玛)。
原来的第 2 名如果成为了第 1 名,或者原来的第 1 名,该怎么应对竞争对手设计的会员制度?
要想办法把会员制变为“壁垒”,建立“不可迁移价值”。
比如航空公司的会员制:白金卡会员可以随时升头等舱,飞得少这个实惠就没了;
比如酒店,白金卡会员可以随时升级套房,住得少也就没了。
总之就是传递一种“不买就亏了”的感觉,吸引着客户不愿意离开。
在你设计会员机制的时候,请注意:能够换取实物的“积分”,不是“不可迁移价值”。
很多信用卡公司的会员,奖励给客户的主要是“积分”。
积分可以迁移,可以现金化,就算离开了,积分也能迅速兑换成礼品。
所以,积分可能是会员制里,价值感最低的东西了,积分是债务,你比用户更着急,他们怎么还不兑换。
会员制,是用“大量”换取“低价”,用“优惠”换取“复购”。
会员制有两种模式,我们以京东和淘宝的线上会员模式为例:
京东 Plus 会员模式与 Costco 一样,想享受优惠,必须先交一笔会员费;
一旦成为会员,再去别家消费就会觉得亏了,商家多赚、客户多省。
这种模式多适用于市场上的第 2 名,通过增加“沉没成本”提高用户粘性。
淘宝的 88 会员体系,与一些航空公司和酒店的白金会员相似,消费降低到一定程度,就不再享有很多福利;
这种模式多适用于市场上的领先者,通过用户“损失规避”的心理提高粘性。
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启发,你所见到会员制属于哪类?你又会怎样设计更具吸引力的会员制呢?
在自然界中,犀牛与犀牛鸟是广为大家熟知的“互利共生”案例,而在互联网中,小程序与开发者也形成了相似的互利共生关系。本文就从小程序开发者的角度,聊聊如何拥抱小程序平台生态。 在自然界,有一种关系叫做“互利共生”,这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,彼此有利...
查看全文流量权益激励巨头们三分天下 根据Morketing盘点了2019年全年的互联网企业广告营销收入数据统计显示,2019年百度广告营收为781亿元,腾讯广告营收为683.77亿元,字节跳动广告营收达到1500亿元。 与此营收排名极其相似的另一个事实是,在各自信息流产业务方面,字节...
查看全文广义的“品牌”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,用抽象化的、特有的、能识别的心智概念来表现其差异性,从而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占据一定位置的综合反映。如果产品和对手高度同质化,那你的品牌宣传也就无从谈起。 所以,品牌宣传的前提是你得有品牌。品牌可不是花大价钱...
查看全文